局审计处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
|||||
|
|||||
局审计处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一、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2007年第十一次全市民政会议以来,北京市民政系统内部审计部门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审计局和内审协会的指导下,以“创先争优,服务民生,全力建设大民政”为主题,更新审计理念,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模式破解制约民政内部审计发展的障碍和难题,积极调整审计工作思路,全力构建适应首都大民政建设需要的民政内部审计大格局工作体系,全力保障我局推出的惠民工程和利民新政的完成,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 (一)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审计项目,寓服务于监督之中。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内,审计处共开展并完成财务收支审计159项;离任和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38项;基建工程结算审计270项,共核减金额10,118.89万元;发现问题382个;提出审计整改建议630条。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审计,我们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效益性和国有资产的完整性进行了核实确认,指出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了被审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为组织部门全方位考核领导干部工作业绩提供了依据。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民政内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向全局直属单位和二级单位正式发布并施行《北京市民政局审计工作规范》。该规范的出台在北京市的内部审计机构中尚属首家,标志着首都民政内部审计工作在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方面提升到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局各级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提供了较全面的、规范的、系统的、具体的可供参照执行的民政审计依据和操作指南,在内部审计业内起到了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得到民政部计财司和北京市内审协会的肯定。二是对现行的审计工作制度重新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本次修订工作本着依法、科学、合理、完善的原则,结合民政审计实际,为规范和强化民政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处室之间紧密配合,开展专项检查,促进民政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对所属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对专项资金采购项目招标工作进行现场开标评标监督,对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救灾和临时救助款、优抚、安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全市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配合计财处对局机关及所属中心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查实。 (四)其他方面的工作。审计处完成了自1987年9月成立至今的档案资料的电子版录入、整理、备份工作,系统梳理了审计处25年来的工作成果;撰写民政年鉴中审计工作部分的文稿;完成内部审计调查问卷工作。 二、审计处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思路及举措 未来五年将是民政事业大发展的五年,在未来的五年中,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大保障民生的资金投入,确保这些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将是我们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为适应民政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确定民政内部审计的工作思路及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必须更新审计理念,坚持“三大三全”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形成全市民政内部审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使民政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由单一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由查错纠弊向重在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促进管理转变,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具体表现为: 确定“三大”的内部审计工作思路: 1.大目标,定位要高瞻远瞩。侧重宏观审计目标,注重全局性、整体性和效益性。 2.大计划,在排定年度全局审计项目计划时,围绕收支审计中心项目,安排好各个配套项目;围绕民政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当年审计工作侧重点,增强审计计划的宏观性、针对性。 3.大组合,合理分工、统筹协调,优化配置,使各个局部审计项目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全面反映民政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坚持“三全”的内部审计发展目标: 1.全过程,将民政各项资金的运行轨迹全程纳入审计监督之中,强化事前(预算编制)和事中(预算执行)的监督,强化审计整改的后续监督。 2.全方位,审计内容上,将财务收支审计与其他不同类型的审计内容融为一体。审计目标上,将财务收支真实性与合法性、效益性、安全性一并确立。审计建设上,将民政内部审计工作与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统筹兼顾。 3.全覆盖,一是审计范围覆盖与民政事业运行相关的全部资金,审计触角既伸向日常民政事业费收支,也触及其他各类专项资金收支等。二是审计对象覆盖所有民政基层单位,既包括本级民政部门直属的各个单位,也包括区、县、街、乡、镇民政部门所属单位。 (二)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几项措施。加强民政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二是注重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懂管理、通法律的复合型审计人员;三是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后续教育、经验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保持民政内部审计队伍的稳定。 建立财务考核体系,开展财务工作“规范升级”活动。从规范财务收支审计入手,将合规审计与绩效审计融为一体,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安全风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其效益、效率和效果。 运用现代审计手段,创新审计方式方法。重视审计调查,灵活运用网络调查、计算机远程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多种手段,探索多专业融合、多方式结合、多部门联合的工作模式,构成自上而下,纵横结合的民政内部审计监督网络。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充实完善原有内审制度。深入开展审计调研,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促进民政内审工作科学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民政事业。 加大审计整改落实力度,提高和巩固审计成效。在全市民政系统内部开展财务工作“规范升级”活动,建立财务管理考核机制,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民政内部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整改力度,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利用。 民政工作是为民之政、和谐之基,承载着人民的期盼和社会的重任。未来,我们将会继续遵循“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方针,扎实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断开创首都民政内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