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北京SOS儿童村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2-10-11 00:00:00 来源: 北京SOS儿童村
【字体: 】    打印本页  

 

北京SOS儿童村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一、三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基本建设及运转情况

1.基本建设。按照国际SOS儿童村组织的总体设计要求,北京市规委批准总建筑面积为9205平方米,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包括家庭住宅楼、阿姨职工休息楼、村长住宅、招待所、培训中心、幼儿园和管理楼共23个单体建筑,共计7415平方米;二期工程为1790平方米,分别是妈妈退休公寓和青年公寓(待建)。一期工程23个单体基建工程于

2.运转情况。目前,开设家庭8个,在岗工作的妈妈阿姨13名。收养的儿童主要以具有北京市户籍,无亲友抚养或亲友无扶养能力的孤儿为主。每个家庭由1名妈妈抚养4—5名儿童。妈妈负责照顾家庭内所有孩子的饮食起居,教育辅导和生活保障。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发挥家庭养育优势,逐步拓宽救助范围。针对北京孤儿数量有限、有意送养孤儿较少的实际,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开展了从低保重残家庭中招收无在职人员子女的救助工作;并且与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中心签订了代养协议,正式接收滞留北京三年以上身体健康的流浪儿童。自年7月2日开村时组建家庭6个,招收儿童20名;目前组建家庭8个,35名儿童生活在儿童村。

2.积极完善福利设施,逐步规范家庭管理。为切实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不断完善村内福利设施和各项服务功能。完成了篮球场建设、多功能厅音视频装修、同声传译会议室装修、家庭空调安装、职工宿舍改造、健身器材购置等项目。为加强对家庭妈妈的管理和指导,制订了《儿童成长发展纲要》等文件,并将有关家庭管理的文件进行梳理,编印成《妈妈工作手册》,下发到各家庭中进行指导。定期进行家庭膳食档案记录和儿童营养分析。完善家庭财务管理软件,针对家庭生活费收支提出建设性意见。开展了“五好家庭”评比

3.大力整合社会资源,逐步提高抚育水平。针对儿童每月只有430元生活费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募捐活动。累计募捐款物300余万元,其中募集资金260余万元,为儿童建立了电教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确保每名儿童都得到助养。积极协调局福利处,使部分在村生活的孤儿享受到了最低生活养育标准。解决了代养的未成年人救助中心无户籍流浪儿童享受九年义务制教育的问题,确定了大兴二小和大兴十小为儿童入学指定学校。2010年9月,儿童村同大兴二幼共建的SOS村分园正式开园,学前适龄儿童全部进入大兴二幼及分园学习。保证每名儿童至少参加大兴区少年宫2个兴趣班,为儿童兴趣培养铺平道路。

4.适当引入志愿服务,逐步扩大对外交流。开展“陪伴成长”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每周六到儿童村辅导功课。市志愿者联合会向儿童村授予了“北京市志愿示范服务基地”、“志愿服务示范站”标牌。作为对外窗口单位,先后接待了国际儿童村组织总部及其亚洲办事处、格迈纳尔基金会、奥地利驻华大使馆、越南社会荣军劳动部等来访以及国内有关机关、企业、社团等参观捐赠活动。

5.切实提升人员素质,逐步打造专业队伍。邀请局系统老中青三代先进人物到儿童村做报告,开展佩戴党员党徽上岗活动,连续3年结合“大民政”理念开展如何创建“国内第一,世界一流”儿童村大讨论活动,举办干部队伍建设培训班,开展了读书活动,编撰了《“大民政”学习心得汇编》、《创建国内第一、国际一流儿童村征文汇编》等干部队伍建设丛书;连续三年出版《北京SOS儿童村大事记》。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一)努力完善家庭养育模式。深入全市儿童福利机构调研,针对目前儿童村抚养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将国际SOS儿童村模式与中国儿童福利模式相结合、与北京市儿童福利工作的创新发展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能够在全市或全国推广的、符合国情的儿童抚育模式。

(二)积极引进专业管理方法。利用儿童村现有培训基地的优势,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培训,开展社工介入工作和家庭心理支持活动,加强志愿者队伍职业化管理。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引进中级社工师1名、初级社工师1名、法律专业工作人员1名、医护专业工作人员1名,教师1名,建立起一支完善的心理咨询队伍和工程、法律等专业方面的专家库。

(三)始终注重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民主议事、民主监督制度。深入开展队伍思想摸底工作,掌握职工思想脉搏,建立定期分析思想,逐步疏导引领的分析制度。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加强党建带团建,开展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适时成立工会。

(四)全面强化安全保卫工作。一步完善、落实《北京SOS儿童村安全应急预案》、《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三年规划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活动,构绿色、和谐儿童村。

(五)建立健全捐赠工作制度。一步完善助养款的使用规定和家庭财务支出管理规定。加强对儿童村的宣传,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团体的关注,五年达到募捐200万元(款、物合计)的目标。

(六)不断加强儿童教育培养。极发展学前教育,有效发挥幼儿园的辐射和带头作用,创建幼儿教育基地,提升品牌效应;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努力达到九年义务制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初中升高中就学率达到100%的目标。

(七)有效实施信息管理系统。强化网络维护管理,建立家庭联络网络和家庭信息数据平台,初步实现把儿童村网站打造成对外展示的窗口。

(八)稳步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完善志愿者数据库,建立课外辅导、心理疏导、法律援助三支队伍,定期有针对性的进入家庭开展工作。

(九)重点抓好道德文化建设。深入贯彻大民政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和丰富新时期“孺子牛”精神,利用节日、纪念日,集中开展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儿童兴趣爱好,加强特长培养,组建儿童艺术团。

(十)全力搞好卫生医疗保障。建立健全疾病防控体系、家庭儿童医疗档案和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儿童入村体检和职工体检工作。开展“向日葵”早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