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局工会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2-10-11 00:00:00 来源: 局工会
【字体: 】    打印本页  

局工会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一、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多层面开展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力军作用。一是广泛开展学习新《工会法》和文明礼仪、职业道德等活动,职工争做“四有”新人蔚然成风;二是帮助职工排忧解难,组织开展慰问活动。三是积极为奥运会及建国60周年和建党91周年大庆营造浓厚氛围,组织了“歌唱新中国,唱响大民政”万人大合唱、首届“民政之春”、“永远跟党走”等文艺活动,展示民政人风采。四是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广大职工职业技能素质不断提升。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隆重表彰了50名爱岗敬业标兵和集体,加大了工会系统先进人物和集体的挖掘、推广、宣传力度。

(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科学维权工作形成新格局。全局98%的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年均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单位达95%以上。建立了职代会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三方机制,从源头上加大了维权力度。95%以上的工会指导职工与单位订立了劳动合同。临时工签合同率达80%以上。95%以上的单位建立了以职代会为载体的厂(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

(三)健全工会服务体系,帮扶救助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展贴心人服务队和结对子工作,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困难户;全局三级联网的帮扶体系已形成,建立了全局的帮扶资金;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文化”、“节日下基层,温暖送一线”、“元宵传真情,关爱老同志” 等活动。在全国民政行业首次提出民政职工的心理健康帮扶工作,得到了相关领导的支持与肯定。以上活动确保了帮扶重点,扩大了帮扶面,为困难职工、退休职工和基层职工送去了更多的实惠和温暖。

(四)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民政文化建设呈现新气象。品牌项目“五月的鲜花” 歌咏比赛历久弥新,演出形式活泼,水平逐年提高;举办了全市民政系统第二、三届运动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共开展广播操、游泳、棋类、球类、书法、绘画、摄影等50多种文体活动万余场次,参与职工5万多人次。

(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工作能力水平有了新提升。一是协助基层工会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按期应换届选举单位达到80%。会员入会率达到95% 。二是加大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强化工会干部的理论思辨能力,三是开展“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大练兵”活动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把职工之家建设列入两个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五是工会经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坚持按制度办事并做好审计工作,使有限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六是职工保险(特别是女职工安康保险)的入保率达到 85 %,提升了为基层女职工服务的能力。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一)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首都大民政建设。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各项民政业务立足岗位、开拓创新的评价体系,形成具有民政行业特点的评先标准;继续做好劳模选树和宣传工作,在平凡岗位和普通劳动者中选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劳动模范和“爱岗敬业标兵”,营造“劳动创造幸福”的良好氛围;继续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劳动竞赛、“师傅带徒弟”等活动,千方百计调动民政职工“立足大民政、建功十二五”的积极性。

(二)全力推进大民政文化建设,提高工会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能力。坚持首都民政队伍核心价值观,继续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适时筹建北京市民政职工艺术团和北京市民政系统职工体育联谊会,有计划地开展文艺体育活动,交流思想感情,打造文化精品。

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单位工会和职工的基本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工会组织依法维权、民主管理和集体合同签订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利用三级服务热线等信息网络,畅通民意,反映诉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明确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职责,承接局党委交办到工会的公共服务项目;培育各种职工互助组织,开展互助互济、志愿服务等活动,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和会员群众。

(三)加强工会帮扶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特色化、一体化、社会化的“大帮扶”服务体系。健全已有的三级帮扶体系,明确各级帮扶机构的工作任务,强化工会助理员队伍的建设,搭建网络化工作的平台,规范化地开展工作。

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建立局工会工作智囊团,开展重点课题的调研;与社会有关方面联合探索,逐步形成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干部职工不同特点的帮扶工作思路;精心研究构建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步,即时帮扶和经常帮扶结合、“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互补,工会帮扶和社会帮扶并举的“大帮扶”工作形式和格局;逐步规范困难职工和非困难职工、健全职工和残疾职工、在岗职工和下岗(退休)职工、机关干部职工和基层干部职工不同的帮扶内容和机制。通过开展以上系列帮扶服务活动,千方百计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生活幸福指数,确保民政队伍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