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延庆县民政局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2-10-11 00:00:00 来源: 延庆县
【字体: 】    打印本页  

 

延庆县民政局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第十一次北京市民政会议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推进大民政建设,立足县情,开拓创新,实现了我县民生工作新的突破。

一、五年来的发展情况

    (一)突出社会救助重点,实现社会救助新突破。健全完善城乡低保调整机制,城乡低保标准进行六次调整,保证了困难群众生活;839户社救对象进行危旧房翻新改建、资助当年考入高等院校大学生入学1555人、全县村(居)委会灾害信息员实现全覆盖;创建流动的“爱心大篷车”和固定的爱心家园相结合的救助模式,实现了救助无盲点目标。

    (二)突出军人优待重点,实现优抚安置新突破。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和城乡一体化机制,共为2457名优抚对象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8596万元,抚恤补助标准年均增加10.8%建立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为各类优抚对象报销药费2686万元;为全县265户优抚对象翻建新房,解决其住房问题; 20116月平北抗日烈士纪念馆经过四年扩建正式开馆,新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展线达到500

    (三)突出社会福利重点,实现社会福利新突破。3.17万余名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各项老年人优待政策;社会办养老机构17家,构建了政府公办及社会办养老机构共同发展建设模式;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流动服务车”生活必需品配送下乡服务、“日间照料”、集体供养等为老服务项目;实现新税收优惠政策及金融危机影响下,福利企业的平稳过渡;福利彩票从2007年年销量1108万元增长到20113919万元。

(四)突出社会管理重点,实现社会管理新突破。圆满完成第七届、第八届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第八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22名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在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明确提出“两提高、两降低、一优化”的目标;完成全县376个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组建工作;积极推动六型社区建设;加强登记注册社会组织管理,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对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加强行政区划调整,圆满完成延庆新城行政区划调整、界线管理等项工作;做好光荣院、婚姻登记处首都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提高殡葬等窗口行业服务及管理水平。

    (五)突出民族宗教重点,实现服务管理新突破。我县少数民族村人均劳动所得由2008年的7391元增长到2011年的12053元,同比增长63%;八达岭旅游景区清真餐厅填补了我县乃至全市景区内清真餐饮业缺失的空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合法、打击非法、预防外来渗透,注重民族宗教风险防控;推动“万侨助万村”工作,以各类重大涉外涉侨活动为平台,引导侨商到我县投资创业。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

    民政工作总体发展思路是:推动“一项事业”,完善“五大体系”,构建“六大格局”。

    (一)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大民生救助格局。落实城乡救助政策,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加大低保边缘群体救助力度,力争在解决边缘群体生活上有新进展。搞好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在县城及周边地区兴建改建一所能保障一万人所需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改扩建延庆县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站,床位达到50张以上。

(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构建社会福利大保障格局。发展福利企业和残疾职工福利事业,五年内扶持5家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福利企业。发展福利彩票事业,以农村为突破口,扩大即开票发行量,新增11个投注站点。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综合性的服务网络。加快养老机构建设,2015年,新增养老床位1500张,总数达到3119张,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5.5 张。全县社会投资新建8所养老机构,并建一所县级养老机构,设置床位417张。兴建一所儿童福利院,建筑面积不少于7000平方米,设置床位300张。

(三)完善优抚安置体系,构建军地共建大协同格局。建立健全推动双拥工作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政治思想工作联做、社会公益事业联办、教育文化活动联动、军地两用人才联育的共建机制,形成军地共建大协同格局。全面提高创建水平,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认真做好优抚工作,在已经实现优抚对象定期补助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优抚保障水平。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认真落实安置任务有偿转移的政策,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逐年提高。

(四)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社会管理大服务格局。全县所有建制村均建立起村级社区服务站,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均衡覆盖。全力推进城乡“六型社区”建设。根据城市化建设需要,在新建居民区要适时设立社区居委会。继续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难点村治理工作。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逐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民主监督。增强居民议事协商、民主听证、民主评议等自治功能。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逐步实现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加强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在现有社会组织数量的基础上,每年按照15%的比例递增。

(五)完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构建社会事务大管理格局。认真扶持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减少低收入民族村的数量,实现民族村整体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加强婚姻服务规范化建设,争创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

(六)推动社会互助和慈善事业发展,构建慈善公益大品牌格局。进一步落实慈善项目工程,19家爱心超市进行升级改造,创新慈善爱心超市管理和运行模式,由全部政府补贴的爱心超市改造为能够自主运营的慈善爱心超市,逐步减少政府补贴。继续实施“助老、助学、助残、助医、助困”项目,重点建立大病救助和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