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市军供站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2-10-11 00:00:00 来源: 市军供站
【字体: 】    打印本页  

 

市军供站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一、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建成全国一流军供保障大楼。投资3.6亿元,建成了现代化军供保障大楼,北京市军供保障形成“一站”、“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一站”即北京市军供站;“三中心”即军用饮食供应中心、军人接待转运中心和军供应急指挥中心;“四基地”即军民共建基地、首都双拥工作宣传展示基地、领导干部军事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用饮食供应中心主要为过往部队提供饮食饮水保障,设大中小餐厅,可保障2500名官兵同时就餐。军人接待转运中心主要为过往部队中转休整提供住宿保障、物资补给以及军事训练等需求。住宿保障用房设有166个标准间,10个套间,平时可满足342名官兵住宿。军人休息大厅可容纳135名官兵临时休息。军人洗浴大厅 2小时内可满足2000名官兵洗浴。军人服务社1小时内可容纳1000人次购物。此外还设有军人体能训练中心、军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网络室、500人大会议室及中小会议室、军人医务室及军用物资储备库。军供应急指挥中心主要用于军队和地方政府平时和战时组织、协调、指挥军事供应保障工作。军供保障大楼建成,实现了设施一流,全国领先的目标。

(二)圆满完成各项军供保障任务在保障日常军供任务上,始终坚持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一是坚持严把四个关口,把好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成品留样化验、餐厨具消毒关。二是坚持按照季节、保障对象和供应方式科学配餐,做到膳食搭配合理,营养平衡。三是注重标准化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文明用语,在服务细节中展示首都形象。四是充实饮食制作和服务人员,单餐制作和保障能力达到2500人次。近年来,北京市军供站每年保障部队10余万人次就餐,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部队官兵形象的说,“一天只吃一顿饭,首选北京军供站”

(三)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建立社会化保障机制。2008年开始与4家配送餐公司签订社会化应急保障协议,在遇有紧急、持续、大批量或机动保障任务时,由配送餐公司作为补充保障。通过近五年的运行,在提前6小时通报的情况下,依托4家公司可以提供单餐16600人的送餐服务。提前4小时通报,可以提供单餐7300人的送餐服务。提前3小时通报,可以提供单餐2800人的送餐服务。如果提前1天通报,在持续供应的情况下,13餐可以提供近5万人的送餐服务,大大提高了应急军供保障能力。二是拓展了服务保障内容。军供保障大楼建成后,军供服务保障由原来单一的饮食饮水保障,拓展为饮食饮水、住宿、洗浴、物资补给、应急医护、临时休整、文体活动、应急指挥等一体化保障。三是保障范围覆盖全市区域。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常规、应急、持续、机动、社会和野外饮食供应保障等方案预案,基本实现了部队走到哪里就供应到哪里,部队需要什么就供应什么,部队要求什么时候供应就什么时候供应的工作目标。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一)扎实推进军供站现代化建设。协调市有关部门,成立军供工作领导小组。高标准审视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及软硬件建设,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军供模式。通过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创建北京服务品牌。

(二)努力探索平战结合的保障模式。深化新形势下军供保障模式的理论探索,不断完善平战结合的保障机制。科学运营管理双拥大厦,充分发挥军供设施作用,提高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部队

(三)切实加强军供保障队伍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大力弘扬北京精神、首都民政队伍核心价值观,认真总结首都军供历史,继续发扬军供站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真心热爱军供事业,带着感情服务部队,不断提升首都军供形象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