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民政局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
|||||
|
|||||
丰台区民政局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一、五年来的发展情况 五年来,丰台区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幸福新丰台”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不断深化“大民政”建设,全面完成了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任务。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五年来,我区社会救助标准逐年提高,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由区政府出资的城乡低保标准并轨,先后进行了7次低保标准调整。全区城乡低保对象达1.7万人,累计支出低保金3.3亿元;统一了城乡医疗救助的报销比例和报销额度,实施了每人4000元的城乡低收入家庭高等教育新生入学救助,先后有一千多名学生受益;加大了对低收入家庭的救助力度,缓解了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困难。2007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大病应急救助周转金制度,缓解了贫困群体看病难的问题。投资550万元为204户农村特困户进行了危房翻建;社会捐赠和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全区共接收捐款1600万元,衣被80万件,在12个街道、乡镇建立了“爱心家园”。成立了丰台区慈善协会及基层分会,共接收各类善款4000余万元;率先建立了救助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落实了巡视救助制度。五年来,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万余人,先后被民政部和北京市评为 “救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二)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我区在全市较早开展了居家养老试点工作,为全市大规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摸索了经验。目前全区已建立养老(助残)餐桌278个,托老(残)所308个,发放养老券8205余万元,评选表彰了2053名“孝星”和200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五年来,全区新建和改扩建养老机构17所,增加养老床位3188张;儿童福利院实现了由单一型养育向养、治、教、育相融和的复合型养育方式发展,让孤残儿童感受到家家的温馨。共接收安置孤残儿童138名,实现国内收养30人,涉外送养20人;福利彩票投注站由287家发展到347家,五年来共销售福利彩票20.87亿元。 (三)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分别完成了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选举工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创新了基层民主自治实践载体,先后开展了“和谐 (四)优抚安置政策有效落实。先后投资2500多万元,整治改造部队周边道路,开通了双拥公交专线,为随军家属发放自谋职业扶助金和生活补助费2600余万元;驻区部队先后出动兵力20多万人次,完成植树30余万株,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 五连冠的目标。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并轨,举办了12次退役士兵岗位技能培训,组织了专项招聘会议27次,共接安置收复退军人1367名。认真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不断强化服务和管理,接收安置军休干部2306人,我区管理服务的军休干部总数达7286人,被评为“全国军休工作先进单位”。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 (一)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困难群体数据库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中心;选址建设区级捐赠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力争2015年末,慈善和社会捐赠善款总额达到2500万元;切实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城乡社区综合防灾能力;紧紧围绕“ (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基层民主管理工作领导机制,支持和引导基层自治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民主自治;不断加大社会组织监管和扶持力度,积极开展社会组织服务民生活动;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调整,为强加社会管理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推进婚姻和收养登记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力争达到 (三)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充分发挥丰台双拥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双拥共建形式,创建双拥品牌,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工作机制,互办实事,持久用力,着力打造造福官兵、惠及群众的“大双拥”工程,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军民融合,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完成年度退役士兵和军休干部、军休职工接收安置任务,认真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稳步推进服务管理、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各项改革,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